头部基金公司自购再启:6家豪掷亿元,年内超90家公司已出手
基金公司又一次开启大规模自购模式。头部
10月17日,基金家豪易方达基金、公司华夏基金、自购再启掷亿广发基金、元年南方基金、内超汇添富基金、司已嘉实基金等多家头部基金公司发布公告称,出手将自购旗下权益类基金。头部其中,基金家豪易方达基金自购规模最高,公司达1.5亿元,自购再启掷亿其余基金公司自购规模大多为1亿元。元年
同一天,内超资管、司已资管等券商资管也相继出手,分别自购1亿元及1.1亿元。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粗略计算,此次总回购金额超过9亿元。
早在今年初,易方达基金、富国基金、广发基金、嘉实基金、南方基金、汇添富基金等6家基金公司就曾发布自购旗下基金的相关计划,金额从5000万元-2亿元不等。其间,中欧基金及顶流基金经理葛兰、华安基金同样发布了相关自购计划。
在业内看来,机构自购旗下基金是以真金白银向市场传递积极信号,当前A股正处于估值、业绩、流动性、政策预期等多重底部交汇点,优质资产迎来长期配置窗口。
头部基金公司同日出手:6家自购1亿起步
进入10月,上证指数在上旬触底后出现轻微反弹。Wind数据显示,截至10月17日收盘,本月以来上证指数已涨2%,深证成指涨3.56%,创业板指涨6.38%。而此前一度沉寂的医药股更是触底反弹,上周五多只个股涨停,不少声音称“吃药”行情是否回归。
市场反弹,机构自购无疑为积极情绪又添了“一把火”。10月17日,至少8家基金公司发布公告,称将出资投资旗下的权益类产品,大多自购规模1亿元起步,此外华安基金和中欧基金分别为3000万元和5000万元。
其中,华夏基金发布公告称,基于对中国资本市场长期健康稳定发展的信心,以及与广大投资者共担风险、共享收益的原则,近期公司拟合计出资1亿元投资旗下权益类公募基金。
易方达基金方面也表示,基于对中国资本市场长期健康稳定发展的信心,公司将于近日运用固有资金合计1.5亿元投资旗下权益类基金。
汇添富基金则更是直接点名,称基于对中国资本市场长期健康稳定发展和公司主动投资管理能力的信心,旗下公司汇添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决定于2022年10月17日出资1亿元,投资旗下汇添富消费行业混合和汇添富优势精选混合两只产品,拟出资金额各5千万元。
公开资料显示,汇添富消费行业混合成立于2013年,规模超200亿元,目前由胡昕炜掌舵。截至10月14日收盘,该只基金今年以来回报为-23.03%。
汇添富优势精选混合规模超30亿元,基金经理为王栩。截至10月14日收盘,该只基金今年以来回报为-19.01%。
此外,国泰君安证券资管也出手自购,称决定运用固有自资金共计1.1亿元,认购国泰君安善吾养老目标2045五年持有混合发起(FOF)和国泰君安善元养老目标一年持有混合发起(FOF)两只新基金产品。
“最豪”华宝基金自购60多亿,市场已经触底?
今年以来,受内外部因素影响,资本市场行情起伏,机构及时出手也向投资者传递积极信号。
贝壳财经记者记者据Wind数据统计发现,截至10月17日,今年以来已有93家基金公司出现净自购。其中,华宝基金净自购金额最高,达61.84亿元,其次是景顺长城基金,净自购规模达22.06亿元。
德邦基金首席市场分析师吴煊介绍,基金公司“自掏腰包”主要有两种情形,一方面,在市场行情相对低迷的时候,基金销售压力较大,基金公司会采取相应的措施,通过自购表现出和基金产品、市场共进退的态度,提振市场信心。另一方面,针对基金三年、五年等封闭期较长的产品,基民在参与该类基金时顾虑较多,为增强基民的信心,基金公司通常以自购或基金经理跟投的方式来吸引投资者。
此外,基金公司为支持首发产品或是基金经理为表达自己对旗下相关基金的看好也会进行自购或增持。
三季度以来,权益类基金募集明显回暖。数据显示,权益类基金三季度募集规模为1591亿元,远超二季度的522亿元,创出今年以来新高。其中,9月募集规模418亿元,高于8月的406亿元。
南方基金总经理杨小松表示,中国经济正迈向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之路,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变,这是我们对中国资本市场保持长期乐观的最大底气。当前A股正处于估值、业绩、流动性、政策预期等多重底部交汇点,优质资产迎来长期配置窗口。
展望后市,华夏基金方面认为,目前,我国处于今年第二轮经济小幅复苏的时期,8月份经济数据普遍回暖,类似于5-6月,政策二度发力支持金融和经济数据边际回暖。
华夏基金判断,当前市场处于中长期底部区域,以半年到一年时间维度看,当前位置性价比极高,建议配置积极的权益仓位,围绕复苏主线布局顺周期方向,年底之前,对市场宏观环境的判断是“两个复苏”和“一个不变”:即生产要素流动效率复苏、消费场景复苏、海外能源危机主线不变。“两个复苏”如果成立,以国内稳增长为核心的顺周期方向是下一阶段的配置重点,包括银行、地产、家电、新能源车、光伏、风电、通信等;同时,继续保持海外能源危机主线的配置,包括煤炭、油运等。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潘亦纯 胡萌 编辑 王进雨 校对 柳宝庆
- ·北京:根据疫情变化和进返京旅客需要 优化“落地检”等工作流程
- ·大房企纷纷落子、9月新房成交活跃, 成都十陵板块值得上车吗?
- ·A股三大指数低开震荡 教育行业大涨近7% 机构称:指数有望构筑双底形态
- ·未来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
- ·马克龙宴请欧企高管:别去美国,留下来吧
- ·遥遥16载取经路,“猪八戒”能否上市港交所修得正果?
- ·数字藏品降温 未来发展将“脱虚向实”
- ·业绩增速向上,不良率持续下行 苏农银行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20.62%
- ·龙头企业带动产业繁荣 88万亿市值澎湃中国新动能
- ·韩国互联网巨头Kakao:通讯软件KakaoTalk服务故障多数已修复
- ·涨停板复盘:沪指涨0.42%日线5连阳 工业母机概念股掀涨停潮
- ·医疗器械板块强势反弹,龙头获超200家机构调研
- ·紫晶存储涉嫌欺诈发行信披违规或被强制退市,受损可加入挽损
- ·日本30年期国债收益率自2015年以来首次升至1.5%
- ·LG新能源或将向丰田供应电池
- ·公开甩锅?强势美元祸乱全球 拜登反指责他国经济政策糟糕
- ·未盈利成长股遭投资者抛弃 二手车平台Carvana今年暴跌97%
- ·1675亿!回购大潮来了!A股港股竞相出手,底部信号?
- ·年销百万的比亚迪,为何不热衷自建快充桩?
- ·机构调研偏爱小市值?半数以上获调研公司市值不足50亿元,机械设备、医药生物最受关注
- ·陕西:“十四五”末 力争县城和乡镇重点区域充电基础设施全覆盖
- ·盐津铺子直营KA商超模式收入锐减,高管在财报披露当日突击减持5.9万股被警示
- ·华为鸿蒙OS 3隐私安全升级!23款机型10月推送首批正式版
- ·各地地铁公司拿地金额超585亿元 房地产反哺地铁投资已成新模式
- ·新西兰加息75基点 创史上最大加息幅度!预计经济明年陷入衰退
- ·【宣医科普】躲过了HPV感染,却没躲过宫颈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