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S亚洲大学排名发布,北京大学首次荣登亚洲第一
记者 | 陈琼烨
11月8日,亚洲亚洲国际高等教育研究机构QS(Quacquarelli Symonds)发布第十五版亚洲地区大学排名。大学大学第本次排名共涉及760所高校,排名较去年的发布687所增加10.6%,为历年最多。北京
北京大学首次获得QS亚洲地区大学排名第一,首次连续五年蝉联亚洲第一的荣登新加坡国立大学今年未能卫冕,排名下降至第二位,亚洲亚洲清华大学紧随其后,大学大学第位列第三。排名
位列亚洲大学前十的发布高校。 图片来源:QS官网此次北大、北京清华跻身亚洲大学前三,首次为大陆高校在该排名历年来最好成绩。荣登跻身亚洲前十的亚洲亚洲中国大陆高校还有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此外,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武汉大学和中山大学均跻身前50。
共有25所中国大陆高校跻身亚洲前100,均为双一流大学。其中,南方科技大学为2022年首次入选双一流的高校。
中国大陆高校在此次排名中上榜数量最多,共有128所;其次是印度,达118所;日本有106所院校上榜。此次排名中有62%中国大陆高校排名下降,24%排名稳定,14%排名提升。中国大陆高校在本次排名的11项指标的8项指标中整体都有所下降。尽管大陆高校在雇主声誉方面一贯表现强劲,但此次排名有90%大陆高校在该项指标中排名下降。
大连大学是中国大陆高校中排名提升最多的院校,上升22位,位列亚洲第132。该校在五项指标中都有提升,最为显著的是国际研究交流指标。
中国科学院排名上升五位,位于亚洲第80名。在每位教师论文数量方面,其是亚洲地区最高产的研究机构,也是亚洲地区最具国际合作精神的研究机构,在国际研究交流指标中获评满分100分。员工博士文凭数量上,中国科学院在大陆高校中排名第一,亚洲排名第32,说明大陆高校在这方面略显薄弱。
在论文引用次数上,南开大学在该指标中排名第七,研究成果集中在自然科学领域,尤其是化学领域,以微弱优势战胜该指标排名第八的湖南大学。
在国际化教师团队方面,浙江大学和西安交通利物浦大学处领先地位;暨南大学的国际学生数量在大陆高校中最多,排名亚洲第19,也是大陆唯一一所在该指标中排名进入前30的院校。
88%的上榜大陆高校在国际生占比这一指标中排名下降,73%在国际教师占比排名中下降,说明在师生多样化方面仍有较大进步空间。中国香港和中国澳门高校的国际师生数量占比都较高,马来西亚院校的国际学生数量也较多。
QS高级副总裁Ben Sowter表示:“在2023QS亚洲地区大学排名中,中国大陆高校取得了历史最好成绩,这表明中国在亚洲高等教育领域最前沿发挥了极大的潜力。”其指出,中国高校的卓越暂时高度集中在一流院校中,“要提升中国高等教育和高校整体水平,仍要做许多努力。”
在亚洲其他国家中,日本有两所高校进入学术声誉和雇主声誉这两项指标前五;印度高校在研究生产方面表现出色,有三所高校在教师论文数量方面跻身前五;新加坡和中国香港高校的研究影响力指标表现较好,均有两所院校进入论文引用数量前五。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 高质量发展驶入快车道:天津、浙江、福建分别举行“中国这十年”主题新闻发布会
- iPhone 14系列将没有5.4英寸大小的机型,高端机型中可能增加4800万像素摄像头
- 玻璃、纯碱周内大跌,玻璃创下年内新低
- EVA供需缺口短期难补,光伏料价格或高位运行
- 知名对冲基金经理称已看透美联储——鲍威尔最终得向通胀“投降”
- 青藏交界处西藏一侧隔离管控点发现13名阳性感染者,详情公布
- 经济面临衰退风险,政策失败贻害无穷,美欧深陷高通胀恶性循环
- 国家医保局发文规范种植牙收费 “天价”种植牙有望大幅降价
- 美媒:荷兰抵制美要求限制光刻机对华出口,“我们要捍卫自己的利益”
- 新东方发短信邀请回流 离职老师:离开时拿了赔偿金,须满一年才能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