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太空经济新业态前瞻:一粒种子的太空之旅!

太空经济新业态前瞻:一粒种子的太空之旅

时间:2025-07-06 00:02:20 来源:鼻孔朝天网 作者:探索 阅读:934次

赵 辉 人民日报

今年初,太空态前太空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刊发题为《外层空间为植物育种家提供独特优势》的经济文章表示,“诱变育种所获得的新业新性状,其商业价值和收益潜力极为可观”。瞻粒种的之旅文中提到,太空态前太空一家名为“星际绿洲实验室”的经济航天技术公司计划开辟航天育种的商业路线,将一批种子送到国际空间站进行实验,新业并由宇航员在太空完成播种和收获。瞻粒种的之旅

“送上太空后返回的太空态前太空种子,只要有一粒好的经济种子繁殖下来,可能就会对人类有巨大贡献。新业”几十年来,瞻粒种的之旅中国航天育种为人类丰富种质资源和种子创新贡献了重要智慧成果。太空态前太空1987年8月,经济我国第九颗返回式卫星首次搭载水稻、新业辣椒等农作物种子,开启我国农作物种子的太空之旅。2006年9月我国“实践八号”卫星成功发射,是迄今全世界唯一一颗专门用于农业育种目的而发射的返回式卫星。载人实施以来,历次飞行任务都安排了农作物种子搭载实验。近年来,中国在空间诱变机理机制的基础研究领域获得重要进展,在种质资源创新、育成品种数量、新品种推广面积等方面均有突出表现。

航天育种是诱变育种的一种,主要借助空间环境中的宇宙高能射线、微重力和复杂电磁环境的复合作用,导致植物基因组发生变异。基因突变后的种子返回地面,再筛选出能够稳定遗传的有益变异,就成了新的种子资源或新品种。与传统育种相比,航天育种的变异概率高、幅度大,可在相对较短时间内创制出具有突破性性状且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基因源。目前我国10余个具有抗稻瘟病基因的华南水稻新品种,以及产量位于第二位的高产小麦“鲁原502”都是出自航天育种。

以往的航天育种都是利用航天飞行主任务的载荷余量,以不定期“搭车”的形式开展实验,搭载资源有限。为了提高获得突变体的数量,搭载种子的数量要满足基础实验量:像蔬菜、草类等体积小、重量轻的品类,搭载种子数量需要在千粒左右;如果是大豆等重量和体积较大的品类,则至少搭载百粒以上。“舱位”有限的情况下,出征太空的种子要经过严格选拔,不仅需要在纯度、净度、水分、发芽率和活性等方面满足高要求,还要保证基因纯合,避免后代出现性状分离的情况。

目前,中国通过国审和省审的航天主粮育种品种超过300个,育成的蔬菜水果花卉新品种700多种,累计推广种植面积超过280万公顷,增产粮食约16亿公斤,创造直接经济效益产值2400多亿元。在国际空间站上,全球也有多个受商业公司支持的育种项目,如百威公司开展的太空微重力条件下啤酒大麦发芽研究,塔吉特公司资助的太空棉花项目等。良好的市场反馈,可观的发展前景,令航天育种吸引着农业、林草、医药科研院所和种业企业的广泛关注与参与。

未来,相信随着各国航天事业的进步,人类会将更多地球植物种子带到太空,甚至打造出“太空绿洲”,为促进全球农业发展、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生物多样性提供新方案。

(作者为航天育种产业创新联盟秘书长,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原航天生物总工程师)

(责任编辑:焦点)

相关内容
  • GMO大佬长文警告:美股“超级泡沫”破灭即将上演
  • 因证券研究报告分析结论的合理依据不够充分等 上海证券研究所副所长被监管谈话
  • 因个人贷款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 友利银行(中国)被罚90万元
  • 来凯医药冲刺港交所:年亏7.5亿 OrbiMed与国投招商是股东
  • 李冠杰:能源危机是英国艰难时刻的开端
  • 任泽平的虚拟人形象,首次公开!(图)
  • 韩国外长会见美国商务部长,讨论芯片与第三方核电市场合作等方案
  • 早盘:大跌之后美股走高 科技股涨幅领先
推荐内容
  • 我国养老保险体系建设 还有哪些地方需再完善?
  • 快讯:卧龙地产开盘涨停 收获2连板
  • 民航局:多措并举 确保雷雨季节运行安全顺畅
  • 参股公司逃税,贾乃亮李小璐撇清关系,明星投资成易“翻车”地带?
  • 富力地产:上半年净亏损68.99亿元,出售多处资产以回笼资金
  • 横店东磁:上游硅料+硅片可能会在2023年出现产能过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