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回顾地方债2022:发债速度快、规模再破7万亿
作者: 陈益刊
地方政府债券是顾地扩大有效投资、稳定经济的债发债重要手段,2022年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已经结束。速度与往年比,快规2022年地方债发行呈现一些新的模再特点。
为了对冲经济下行压力,破万政府加大投资力度,顾地而资金一大主要来源正是债发债地方政府债券。根据公开市场数据,速度2022年全年地方政府债券发行约7.37万亿元,快规这也是模再继2021年以来第二次站上7万亿台阶。
地方政府债券按用途分为新增债券和再融资债券,破万前者用于公益性项目建设,顾地而后者主要用于偿还到期政府债券本金,债发债属于借新还旧。速度2022年7.37万亿元政府债券中,新增债券约4.76万亿元,创历史新高,反映政府投资力度加大以稳经济;再融资债券约2.61万亿元,低于2021年,这主要跟偿还到期债务和存量债务规模减小有关。
由于去年前期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为了尽早发挥债券资金稳增长效应,去年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节奏明显快于前些年,新增债券多数在上半年发行完毕。为了进一步对冲经济下行力度,去年四季度国务院还允许地方动用存量5000多亿元专项债额度,这也推动了去年新增债券规模创新高。
去年地方政府债券资金分配上,进一步向经济大省、财政强省倾斜。
根据研究所数据,去年广东、山东、河南、四川、江苏、浙江发债规模位居前六。这六个省经济总量位居全国前六,经济总量占全国的45%,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顶梁柱”。其中4个沿海省份在地方对中央财政净上缴中贡献超过六成,财政实力强。
去年地方政府债券中,新增专项债券发行规模首次突破4万亿元。新增专项债资金主要投向交通、市政和产业园、棚改、社会事业等领域,对稳经济发挥重要作用。去年新增专项债投向范围新增了新能源项目和新型基础设施,而专项债可作项目资本金范围在铁路等十大领域外,新增了新能源项目、煤炭储备设施和国家级产业园区基础设施三大领域。
2022年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规模继续高位发行,直接带来政府债务余额快速增长。近些年尤其是疫情以来,为了稳经济,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规模较大,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保持较快增长,地方政府债务率攀升至警戒线区间(100%~120%),风险总体安全可控。
财政部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1月末,全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约35万亿元,控制在全国人大批准的限额之内。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认为,债务本身并不是风险,问题的关键是债务的支出结构与效率、债务期限结构与现金流的匹配,是否形成了优质的资产和充裕的现金流,是否产生期限错配的问题。总体上地方政府显性债务压力可控,债务风险主要集中在城投平台等主体形成的隐性债务,尤其是中西部财政实力较弱的省份。
近期,全国财政视频工作会议在部署今年财政政策重点时,也强调了加强财政承受能力评估,保障财政可持续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可控。会议要求,积极稳妥防范化解风险隐患,继续抓实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治理,积极配合防范化解重要领域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
多位财税专家告诉第一财经,今年地方政府债务监管将继续保持高压势头,并重点聚焦隐性债务风险防范化解,遏制新增隐性债务,积极稳妥化解存量债务,并继续推进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市场化转型,打破政府兜底预期。
今年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为了稳经济今年积极财政政策加力提效,保持必要财政支出强度,政府投资力度不减。机构普遍预计,今年地方政府债券发行总规模将继续位于7万亿元以上高位。
(责任编辑:知识)
- ·战胜了癌症的范加尔,为荷兰足球选了一条最务实的路
- ·还记得方正电脑吗?昔日PC巨头欲东山再起:珠海国资入局,广发证券辅助
- ·上市公司购买董责险热情高涨,最高费率已经升至2%
- ·国产二价HPV疫苗贴身肉搏:万泰、沃森价格战升级,九价或成下个战场
- ·FF第三季度减亏 宣布完成生产制造第六个里程碑
- ·三部门:对电子烟征收消费税 生产(进口)环节税率为36%
- ·云南墨江拟上调农村客运票价:13年前标准难以维持正常运营
- ·华安证券“佛系”保荐:IPO撤否率高达58% 协助丰盛光电“带病闯关”领罚单
- ·凌鹏:我的申万记忆——“申万前首席策略”之名,这是一种荣誉和烙印
- ·涉及三家信托,金地集团驳斥旗下公司非标融资展期谣言
- ·英伟达高端GPU供货受限?自动驾驶域控制器相关企业:不涉及被限制芯片
- ·这类城市,超90%通高铁!全球港口前十,中国占八席!
- ·《海南自由贸易港创业投资工作指引(2022年版)》出台 海南创投企业注册资本不低于3000万元
- ·报告解析电商商品趋势:消费者关注成分、国货渐成“顶流”
- ·神秘富豪岳红伟1.2亿接盘江景豪宅背后:上海二手豪宅价格虚高遭“挤水分”
- ·姚波将不再兼任平安集团首席财务官,张智淳或接任
- ·克明食品:没有出现因产品提价导致销量下滑的情况
- ·六部门发布15条支持外资新举措,进一步加大制造业引资力度
- ·监管规范私募投研:三个“禁令”剑指涉内幕交易活动
- ·韩国预期通货膨胀率时隔三个月转为上升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