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牙集采国产植体以小博大
来源:北京商报
长期以来,种植口腔种植领域收费不规范一直是牙集民生痛点。《国家医疗保障局关于开展口腔种植医疗服务收费和耗材价格专项治理的采国产植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开始通过集采挤出种植牙市场的虚高水分。目前《通知》明确医疗服务调控的种植目标价格为4500元,种植体、牙集牙冠两个部分的采国产植价格还需通过集中采购和竞价挂网产生。
9月15日,种植北京商报记者独家获悉,牙集广东健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科健齿”)等多家国内企业已报名种植牙集采以及后续招标工作。采国产植作为种植手术的种植核心耗材,种植体市场长期被外资品牌垄断,牙集占比九成。采国产植突破核心技术壁垒的种植国产植体品牌近年来相继获批,集采有望改变的牙集不仅是种植牙的“暴利”局面,国产占比10%的采国产植市场格局也正在被打破。
多家国内厂商响应
原计划种牙的小王在得知种植牙集采的消息后,决定再等一等降价。据某连锁口腔医疗机构医生透露,近期推迟种牙的客户不在少数,都想再看看集采的最终结果。
种植牙集采呼声已久,因价格不透明,费用较高,种植牙市场一直有“种一口牙等于买一辆宝马”的说法。此次《通知》将医疗服务调控的目标价格定在4500元,部分地区明确可上浮不超过20%。
但种一颗牙的价格除了医疗服务还包括耗材本身的价格,种植体和牙冠仍有待集采和竞价挂网。有序推进口腔种植医疗服务“技耗分离”也是此次《通知》的要求之一。北京商报记者采访了解到,国内多家上游厂商已经响应,中科健齿、杭州民生立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民生立德医疗”)以及西安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康拓医疗”)均已报名参加种植牙集采。
“公司积极参与集采,已经有专门的负责人向国家医保局进行申报,接下来等国家有关部门开会协商进行招标工作。”民生立德医疗京津冀地区相关负责人告诉北京商报记者。
民生立德医疗是拥有骨水平牙种植体基台、骨水平牙种植体及附件、软组织水平牙种植体及附件等四款产品的国内厂商。根据国家药监局官网信息,包括民生立德医疗在内,牙种植体,牙种植体系统获得三类医疗器械证的国内厂商共有16家。
上述16家国内厂商中,已有多家企业明确参与种植牙集采。康拓医疗董事会办公室相关负责人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关于种植体集采,公司已经提交申报。广慈医疗相关人士称,公司会参加种植牙集采。中科健齿副总经理曾彬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则表示,“公司已报名种植牙集采工作。集采把价格降下来,惠及更多,让大家用得起种植牙,这也与公司的使命和愿景一致”。
根据国家医保局信息,目前,公立医疗机构采购高端品牌种植体4000-6000元/套,其他种植体2000-3500元/套。流通过程存在价格虚高空间,集中采购后价格会有不同程度下降。
1:9的植体市场格局
若不是计划种牙,小王不会了解到这么多的植体品牌。某口腔医疗机构的销售人员向其介绍了韩系的登腾、奥齿泰,瑞士的ITI(士卓曼),瑞典的诺贝尔,但小王没有听到任何有关国产植体品牌的介绍,让其费解的是有一家口腔医疗机构明确院内没有国产植体的种植牙项目。
这一现状在一组数据上得到体现。“目前国产占比10%。”民生立德医疗京津冀地区相关负责人告诉北京商报记者,这也就是说,种植牙市场近90%左右的耗材为外资品牌。
事实上,我国种植体起步较晚。据曾彬介绍,种植牙这个产品最先起源于欧洲,进入中国的时间为2000年左右。2010年后,种植牙慢慢被消费者认知,2015年开始,种植牙兴起,国内种植牙这一口腔消费医疗市场逐渐发展起来。民生立德医疗京津冀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称,ITI于2007年左右进入中国,7、8年前中国才拥有自己的东西,这存在一定的信息差,或者说垄断。
种植体的技术壁垒体现在材料、表面处理技术以及精密设计。研报提到,种植体要长期埋入人体骨组织内,对生物学性能和理化性能有着很高的要求,种植体材料应具备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耐腐蚀性、耐磨性等。表面处理技术则决定了种植体和骨头的融合。
突破多学科交叉的核心技术,国内厂商花费了一定的时间。曾彬介绍称,种植体属于口腔医疗器械里的三类医疗器械,体现了精密制造在医疗界的顶级应用。“这个行业比较复杂,是生物学、医学、材料学以及制造学多学科的领域,不是每家公司都能掌握核心技术。这一产品的研发周期非常长,三类医疗器械的研发周期一般在5-8年,公司从2013年成立到2020年拿证,已经是比较快的速度了。”
国产植体市占率将提升
攻克技术壁垒的国内厂商切入市场,植体市场格局正在被重塑。多位业内人士认为,种植牙集采将加速国产替代。由于植入到人体缺失牙部位的颌骨组织上或组织内,为义齿提供支持和固位,种植体属于三类医疗器械。种植体的研发有非常严苛的流程,需要经过大于等于四年的一个临床应用,并拿到临床报告后,才有可能获得国家注册批准。“拿到国家有关部门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的产品,完全能够达到国际和国内的标准。”一位国产厂商说道。
相比进口品牌,国产种植体少了中间代理商的角色,也更有意愿降价。业内人士举例称,一款100元的产品在国外生产出来后,加上成本到中国销售,这款产品会通过某个公司或经销商进行销售,层层加利后,到消费者手里的价格可能就变成五六百元。
在此前宁波、蚌埠两地试水的种植牙集采中,不少外资品牌对于被纳入集采范围并不热衷。据某连锁口腔医疗机构医生透露,部分上游进口植体品牌目前仍在观望状态,是否参与集采的态度尚不明朗。针对是否参与此次集采,北京商报记者联系了登腾方面,登腾(北京)医疗器械商贸有限公司相关人士称,公司领导目前正在韩国出差。
康拓医疗董事会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认为,集采会普惠更多缺牙患者,提高种植体使用数量,最终会提高总体产值,体现老龄化带来的产业机遇。公司通过参与种植体集采,有机会将公司种植体产品快速推向市场,提高产品临床使用率,扩大口腔业务规模。
海南博鳌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邓之东直言,种植牙国产替代是一大趋势,目前国内市场主流种植牙品牌为国外垄断,价格高昂,国内品牌具有价格优惠、性价比高等优点,具有竞争优势,纳入集采后能够物美价廉,更广泛地应用,会逐渐实现国产替代,成为市场主流。
北京商报记者 姚倩
- ·俄媒:扎哈罗娃透露自己上世纪90年代曾兼职当导游,带中国旅游团
- ·6月全国期货市场成交量、成交额环比分别增长21.40%和19.48%
- ·乘联会发布欧洲跨国汽车企业2021年研发支出概况
- ·荣盛发展投资成立商业保理公司 注册资本3亿元
- ·银保监会副主席周亮:加快构建与国际相衔接的金融制度体系和监管模式
- ·奔驰(中国)、北京奔驰召回部分进口及国产汽车,存在安全隐患及不合理排放
- ·国家开发银行上半年2195亿元贷款服务大湾区建设
- ·美媒:美国FDA考虑允许对猪器官移植进行临床试验
- ·美军撤离阿富汗一周年 喀布尔多处燃放烟花庆祝
- ·创造历史的一个月!欧洲6月自美进口LNG超过俄罗斯天然气
- ·南非电力供应持续恶化 限电或将持续
- ·宝马中国召回部分进口X5、X6汽车,共计27辆
- ·工信部:今年前十个月我国软件业务收入84214亿元 同比增长10.0%
- ·快讯:沪深两市成交额连续第七个交易日突破万亿
- ·视频拍摄和VLOG平台VUE停止运营
- ·长方集团与康铭盛“内斗”加剧:业绩雪上加霜 员工人心惶惶
- ·《药品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解读:规定第三方平台管理责任
- ·新茶饮供应商田野股份冲IPO,深度捆绑奈雪的茶、茶百道存隐忧
- ·普京签署总统令:针对外国和国际组织不友好行为在燃料和能源领域实施特别经济措施
- ·重要通知!一批新规今起施行,关系你的生活!坐火车,禁止随身携带这类饮品→
- ·11月LPR按兵不动 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下行
- ·泽连斯基:乌开始向欧盟“大量出口”电力 可取代俄气“很大一部分”
- ·伟立控股港交所上市:市值5亿港元 为湖北贡献一个IPO
- ·日韩首脑两天内四度碰面谈改善关系 双方公布的会谈内容不一致
- ·万国数据-SW发布第三季度业绩 经调整EBITDA10.67亿元同比增长10.9%
- ·苹果美国在线商店下线维护,暂不清楚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