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公布四份重磅文件,指导精准防控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樊巍 冷舒眉]据国家卫健委11月21日通报,国务11月20日全国31个省、院联自治区、防联防控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本土新增确诊病例2277例,控机无症状感染者24547例。制公重磅指导在新冠感染人数整体处于高位运行的布份背景下,近日多地针对疫情形势调整了防控政策,文件其中石家庄市自11月21日0时起在部分区域连续5天开展全员核酸检测。精准为进一步指导各地、国务各部门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院联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21日公布四项文件,防联防控对核酸检测、控机风险区划定等疫情防控相关问题提出明确要求。制公重磅指导
北京疫情防控处于最关键最吃紧的布份时刻
在11月21日举行的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420场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刘晓峰介绍称,文件11月21日0时至15时,北京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316例,其中隔离观察人员274例、社会面筛查人员42例。刘晓峰介绍,当前北京市疫情持续处于高位,呈快速上升态势,地区差异明显,北京市面临新冠疫情发生以来最复杂最严峻的防控形势,处于最关键最吃紧的时刻。
北京多区倡导居家办公。11月21日,北京南四环路段早高峰行驶畅通。刘晓峰表示,经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基因测序分析,奥密克戎BF.7变异株是本轮疫情的主要毒株,传播速度快、隐匿性强,病毒传代时间平均约为2天,自京外商贸城输入病例以来,引发养老院、工地、学校等人员密集场所聚集性疫情,并在朝阳东坝、安贞、金盏以及通州台湖、昌平沙河等地形成区域传播。11月18日至20日,报告病例数较多的区是朝阳区、昌平区、海淀区、丰台区、通州区,共涉及214个街乡。刘晓峰指出,下一步要进一步强化疫情严重区域属地责任,降低社会流动,倡导疫情严重区域实行弹性上班、降低到岗率、线上教学、公共场所预约限流等措施,切实落实区域核酸筛查,有序安排,避免扎堆;要进一步加强风险人员和风险点位排查管控,做好高风险区规范管理和服务保障,注重人员密集场所防疫管理,及时有效高质量落实重点环节各项防控措施。
北京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徐和建在发布会上介绍称,北京市将从22日起,对所有进返京人员进行落地三天三检。
11月21日,北京市卫健委还通报了20日出现的两例死亡病例的情况。通报显示,两例死亡病例患者均为高龄,并伴有多年的脑梗病和高血压等基础性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结合19日出现的一例伴有多年高血压以及陈旧性脑梗死高龄患者死亡病例的情况来看,高龄人群以及有基础性疾病人群等高风险人群需要提高防范意识。
专家:各地防控策略应适应疫情形势变化
面对持续处于高位的新冠疫情,全国多地近日依据二十条相关规定,对本地疫情防控政策进行调整。石家庄市疫情防控总指挥部发布通告称,自11月21日0时起至25日24时,在石家庄桥西区、长安区、裕华区、新华区、高新区、循环化工园区开展全员核酸筛查。
广州天河区20日晚也发布通报称,全区辖内各类娱乐场所、摄影楼(工作室)、电影院、室内游泳馆、剧院、酒吧、健身房等密闭半密闭场所暂停营业。全区辖内社会餐饮服务单位(含饮品店、小吃店、早餐店等)暂停堂食,只提供到店自取、网络订餐服务。白云区也从21日首班车起暂停区范围内地铁、公交服务,白云区所有公交站点临时撤销,途经公交线路临时取消停靠。
在广州天河区工作的医生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广州采取的疫情防控策略是大规模修建方舱医院,将感染者集中到方舱医院进行治疗。未来要对冬季疫情的暴发保持高度警惕,严防医疗体系崩溃。在做好加强针接种工作之外,还应尽快开放第四针的接种。
在二十条出台之后,面对复杂的疫情发展形势,各地又该如何更为精准有效地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公共卫生和流行病学专家曾光21日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各地对于疫情防控的认识要形成统一,“现在疫情发展的整体形势呈现高感染率、极低死亡率的特点,和疫情暴发初期的情况不一样,各地的策略应该适应这样的变化。”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疾控专家21日则向《环球时报》记者表示,正确实施二十条措施的同时还能控制新冠流行是地方政府面临的一大课题。该专家强调,无论疫情形势如何发展,应着重加强医疗资源建设和加快疫苗接种,特别是在高危人群中加强疫苗接种,应是目前各级政府除控制病毒流行之外的优先事项。专家同时指出,在此轮疫情中,重症病例整体数量较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病毒的变化以及全国各地病毒防控措施行之有效。
联防联控机制出台四份重磅文件
为进一步指导各地各部门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21日还发布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核酸检测实施办法》《新冠肺炎疫情风险区划定及管控方案》《新冠肺炎疫情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指南》《新冠肺炎疫情居家健康监测指南》四份重磅文件,对核酸检测、风险区划定等关键问题进行明确规定。
其中《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核酸检测实施办法》对常态化监测中,重点机构和场所人员,购药人员、跨区域流动人员等进行具体规定。强调对高风险区外溢人员开展“7天居家隔离医学观察”,其间赋码管理、不得外出,在居家隔离第1、3、5、7天各开展1次核酸检测。管理期限自离开高风险区域算起直至满7天。流入地排查发现后,应立即对外溢人员开展1次核酸检测,后续按要求的频次开展;排查发现外溢情况时,如溢出人员离开高风险区已超过7天,立即完成1次核酸检测后,无需进行居家隔离。对低风险区外溢人员,3天内完成两次核酸检测,其间间隔24小时。对跨区域流动人员,旅客需凭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乘坐飞机、高铁、列车、跨省长途客运汽车、跨省客运船舶等交通工具。离开陆地边境口岸城市人员需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对于省会城市和千万级人口以上城市、一般城市、城区之外的区域、农村地区发生疫情后,该办法规定,经流调研判,传播链不清、风险场所和风险人员多、风险人员流动性大,疫情存在扩散风险时,疫情所在区每日开展1次全员核酸检测,连续3次核酸检测无社会面感染者后,间隔3天再开展1次全员核酸检测,无社会面感染者可停止全员核酸检测。
《新冠肺炎疫情风险区划定及管控方案》则明确了风险区划定、解除等标准。《方案》指出,高风险区一般以单元、楼栋为单位划定。高风险区实行封控措施,其间“足不出户、上门服务”。封控期间发现新的感染者,由当地联防联控机制组织开展风险研判,按照“一区一策”要求,可将原封控区域全部或部分延长封控时间。高风险区连续5天未发现新增感染者,且第5天风险区域内所有人员完成一轮核酸筛查均为阴性,降为低风险区。符合解封条件的高风险区要及时解封。
《新冠肺炎疫情风险区划定及管控方案》还要求对不同风险区分类实施社区防控措施。其中高风险区实施区域封闭。对高风险区内所有人员进行健康监测,实施每日零报告制度。低风险区要强化社会面管控。低风险区内人员倡导非必要不离开本区域,跨市流动须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对于21日发布的四份重磅文件,香港大学生物医学学院教授、病毒学专家金冬雁21日在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表示,这次出台的四份重磅文件是对此前二十条内容的进一步细化,从而确保了疫情防控新政的可执行性。上述不愿透露姓名的疾控专家也表示,出台新文件的目的是要进一步做好精准防控工作,这势必对基层的疫情防控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要做到更细致的数据收集,也要做到更精确的风险评估。“通过新文件可以看出,我们要在动态清零总方针的指导下,更精细地做好隔离管控措施,避免社会面大范围感染,未来我们应当把医疗资源统筹好,制定好分级诊疗制度,这些都是很重要的工作。”
- ·俞敏洪:东方甄选以前接近半年的带货量不如现在一天
- ·女子在高铁站下车,一个举动,被拘留5日
- ·快讯:午后股指期货延续涨势 IF、IC主力合约涨超1%
- ·公安部发布A级通缉令,通缉12名电诈集团重大头目和骨干人员
- ·碧桂园莫斌流露一丝无奈:市场调整我们预判到了,但剧烈程度超出了预期
- ·北汽蓝谷发布最新产销快报 北汽新能源5月销量增幅明显
- ·Mysteel解读:下周豆粕产业链心态调研
- ·连夜发文!证监会做出重磅回应
- ·ST冠福(冠福股份)股票索赔案终审胜诉,律师提示最新索赔条件
- ·四川阿坝州11连震,最大震级6.0级,当地上市公司回应来了
- ·交通运输部:成渝双城经济圈交通一体化水平提升 川藏铁路配套工程正加快建设
- ·玉渊谭天:中美国防部长共同出席的这场活动,值得关注
- ·我国用于载人登月的新一代载人火箭将于2030年前完成研制
- ·多国谴责美国“不可原谅”,中方回应
- ·美媒称乐天等韩国企业欲退出中国,“中企正在赶上,韩企该放弃幻想了…”
- ·土耳其媒体称一架载有4名土耳其公民的直升机在意大利失联
- ·外交部:美方应倾听理性声音 放弃零和思维
- ·两部门发布2022年重点强农惠农政策 年内在全国建设高标准农田1亿亩
- ·特斯拉中国取消6月三场在线招聘活动:涉及1000多个岗位
- ·马来西亚5月棕榈油出口环比增26.7%至136万吨
- ·银保监会人身险部主任陈映东:继续坚持普惠、长期、稳健的原则 深化商业养老金融改革创新
- ·上海迪士尼部分恢复运营:冒雨排队进商店,不少人买了星黛露
- ·从证监会到民生证券 冯鹤年“下海”7年后被查
- ·《全国沙棘资源本底调查报告》发布:中国沙棘种植面积世界最大
- ·重庆官方辟谣核酸检测造假,11月来多地出现核酸信息异常事件
- ·上海五地被列为中风险地区,位于虹口、杨浦、静安、奉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