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将继续下行
来源:经济日报
1月20日,实体今年首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出炉。经济将继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融资1年期LPR为3.65%,成本5年期以上LPR为4.3%。续下行这已是实体LPR在2022年8月下降之后,连续5个月保持不变。经济将继业内人士认为,融资LPR持稳不影响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持续下行势头。成本接下来,续下行仍应采取多方面措施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实体进一步激发有效融资需求,经济将继促进经济社会全面恢复。融资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成本从当前市场实际利率情况来看,续下行春节前夕,资金面趋紧,市场利率有所上升,票据利率上行速度较快,银行资金成本有所增加,减弱LPR加点的动力。此外,支持房地产市场发展的“金融16条”、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政策动态调整等一系列稳增长、促发展的措施已经出台,各地因地制宜加快优化调整住房信贷政策,其效果显现还需要一段时间观察。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同样认为,2022年11月监管层推出支持房地产“金融16条”,2023年1月提出开展“资产激活”“负债接续”“权益补充”“预期提升”四项行动,引导优质房企资产负债表回归安全区间,楼市供给端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加码。“这些政策目前正处于执行效果观察期。特别是1月5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建立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政策动态调整机制,其对各地实际房贷利率走向的影响需要进一步观察。”
展望后市,专家认为,考虑到降低购房负担和贷款成本以提升居民购房需求的政策取向,支持楼市尽快企稳回暖,激发有效融资需求,短期内5年期以上LPR报价仍有下调空间。
在王青看来,接下来为引导房地产市场尽快实现软着陆,除强化“保交楼”等供给端支持外,持续下调居民房贷利率,推动楼市企稳回暖是关键所在。这也是上半年稳增长、防控风险的一个主要发力点。同时,当前居民房贷利率相对偏高,具备一定下调空间。
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部总监庞溟认为,未来一段时间,金融仍需从供给和需求两端发力,落实好金融“三支箭”、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等措施,有效保障刚性和改善性个人住房贷款需求、优质标杆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支持和护航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 欧普康视:目前梦戴维占比较高 但DreamVision的占比正在逐年提高
- “境外IPO保密和档案管理”13年后修规:提供更加清晰指引,深化跨境监管合作,提升企业合规水平
- 零售业抗疫下半场:线上销售、直采保供、承诺不涨价
- 张伯礼谈此轮疫情:应该坚定抗疫信心
- 钠离子和固态电池即将装车?比亚迪回应:均为不实信息
- Facebook因算法漏洞连推糟糕内容 一直持续半年
- 疫情晚报|昨日共101市现病例,全国高中风险区“64+414”,官方回应上海“金山婴幼儿隔离点”
- 北京银保监局:推进构建发现、识别、研判、打击一体化的反保险欺诈协作机制
- 北约秘书长声称中国竭力加强对西方国家重要基础设施控制,中方驳斥
- 证监会:《规定》的落实将提升企业维护信息安全和防范法律风险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