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北京促成首例科技成果“先使用后付费”解企业燃眉之急!

北京促成首例科技成果“先使用后付费”解企业燃眉之急

时间:2025-07-06 04:44:03 来源:鼻孔朝天网 作者:探索 阅读:366次

新华社北京11月15日电(记者张漫子)“过去从高校获得技术专利许可至少需一年,北京如今从双方启动协商到协议签订只需半个月,促成成果没想到还是首例‘零门槛’。”北京高新技术企业维泰凯信新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何毅说。科技

近日,先使维泰凯信新技术有限公司以“零成本”从首都师范大学获得专利“阶梯加热红外热破技术测量厚度的用后业燃方法”的使用许可:公司在一年内可免费使用该专利技术,一年后再开始支付第一笔专利许可费用。付费得益于“先使用后付费”这项新政策,解企急该团队已迅速基于专利技术开展新一代产品研发,北京步入转型升级的促成成果快车道。这是首例北京科技成果“先使用后付费”改革试点的首例。

“‘先使用后付费’改革试点主要是科技为解决中小企业使用高校科技成果面临的渠道不畅、许可费用高等问题。先使”北京市科委、用后业燃管委会副主任张宇蕾说,付费该模式将代替此前“一次性买断”的“先付后用”模式,降低成果转化门槛。

北京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数量多、发展速度快、技术创新需求大,理应是承接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力量。但从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现状看,中小企业还不是承接科技成果的主体。

首师大科技处处长兼技术转移中心主任唐舜说,过去成果转化存在合作机制不稳定、信息披露和交流渠道不畅、成果估值手续多、定价难、效率低等堵点痛点,不仅使高校科研成果被“束之高阁”、无法充分发挥价值,也无法满足中小微企业转型阶段对高质量技术供给的迫切需求,制约了科技企业发展步伐。

瞄准科技成果转化的堵点痛点,近期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会同多部门共同制定《关于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开展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医疗卫生机构科技成果先使用后付费改革试点实施方案》,鼓励高校院所通过许可方式转化科技成果,授权中小微企业先行使用,同时约定后续收益,降低双方合作门槛,促进高质量科技成果向中小微企业流动,更好发挥中小微企业创新主体的作用。

唐舜说,政策还引入担保机制,帮企业承担成果转化风险,也保障高校科研团队权益。(完)

(责任编辑:娱乐)

相关内容
  • 传闻引发国际油价巨震!悲观情绪蔓延,OPEC+会决定增产吗?
  • 媒体:“快递中发现特大假药案”的警示与启示
  • 税务总局详解居民换房退个人所得税细则:怎么退,退多少?
  • 外汇局出手,国开行一省分行被罚超4200万
  • “脱欧”影响英国经济?苏纳克:坚持“脱欧”,不会效仿瑞士
  • 折扣更大、花式更多!房企们开启“银十”抢收大战
  • 江苏10月1日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例,为徐州市报告
  • 中车长客研制出国产新一代混合动力城际列车
推荐内容
  • ST三盛拟5亿购天雄新材51%股权  标的6条产线资产已抵押
  • 火了!大批这类基金,提前结募!
  • “卖爆”!新机热销,爆款需等3-4周!手机厂商发力国庆黄金周丨假期消费走访
  • 实控人也是第一大客户 迈百瑞IPO引关注
  • 易会满:进一步健全资本市场功能 重点把握好五方面原则 上市公司要“练好内功” 投资机构要有独立专业判断
  • 跃向新巅峰!国家队发布女篮决战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