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保价的是与非
文/方正宇
《保价1万8仅赔500元?快递》,这个新闻标题令某快递公司近期深陷舆论漩涡,快递也引发了不少用户对于“保价规则”的快递声讨——快递公司以往在丢件拒绝全额赔偿时,总说那是快递因为用户没有保价。可这次的快递用户已经选择了保价,为何依然无法获得全额赔偿?快递
先来回顾一下事件的主要过程:用户为投寄的“手办”申请保价1.8万元,而在运送过程中,快递该件“手办”出现了部分毁损,快递而非全部毁损或者彻底丢失。快递双方的快递争议焦点在于,该快递公司只愿意赔偿部分毁损所对应的快递经济损失,据此认为仅需要赔付500元;而用户的快递要求,则是快递要求按照保价金额获得1.8万元的赔付或者是一个全新的同款“手办”。
哪一方的快递主张更有道理呢?还是需要看看法律的具体规定。在《快递暂行条例》中,快递对于保价赔偿的规定是:“快件延误、丢失、损毁或者内件短少的,对保价的快件,应当按照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与寄件人约定的保价规则确定赔偿责任。”也就是说,具体答案要去快递公司制定的保价规则中去寻找。于是我们又在该快递公司的官方网站上,找到了保价服务的《理赔规则》,其中提到:“保价快件,按照实际价值损失赔偿(物品损坏可以维修的,在保价金额的限额内赔偿维修费用)。”
所以从法律和规则的角度来看,保价的理赔规则还是比较明确的,只在保价限额内赔偿用户实际遭遇损失的部分。更进一步来看,《理赔规则》中还对两种情况分别给出了计算公式。第一种是足额保价,即保价金额≥货物实际价值,此时对超额部分不予赔付,理赔金额=定损金额≤货物价值;第二种是不足额保价,即保价金额<货物实际价值,此时的理赔金额=定损金额*(投保金额/货物价值)。
或许有人会表示,这些规则毕竟只是出自于快递公司的单方拟定,也许属于侵犯用户权益的“霸王条款”。但实际上,上述计算公式在大量财产保险合同中普遍存在,属于各国保险公司主要适用的比例责任赔偿方式,所以规则本身其实无可厚非。
当然,规则没问题不代表该快递公司的处理就绝对正确。本次事件的关键在于,该快递公司所主张的500元,是否足以赔付用户的“实际价值损失”?其中又涉及到“手办”这种商品的特殊性。打个比方,如果用户投递并保价的,是总价为1.8万元的36件普通商品,结果在快递过程导致其中1件完全毁损,此时快递公司按照500元(1.8万元/36)来进行赔偿,应当说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毕竟这部分毁损不会影响到其它35件的实际价值。然而对于“手办”来说,其价值在于完整呈现出来的观赏性,每个部分的价值都难以被单独分拆。所以哪怕受损部分只占整体的3%不到,但在用户心目中所造成的损失,却可能是30%甚至100%。从这个角度来看,用户要求全额赔偿可能也是有理有据。
所以要想真正解决争议,还是必须对“实际价值损失”给出一个能令各方信服的说法。本次事件处理的理想模式,应当是双方将遭遇毁损的“手办”提交至专业且独立的评估机构,由其计算出该快递公司需要赔偿给用户的具体金额。
而在本次事件之外,整个快递行业需要补齐的短板还有很多。如前文所述,单就制定并公布的保价规则本身而言,快递公司所提供的内容可谓严谨且详实。但广大用户毕竟不都是保险从业者或者法律工作者,要把纸面上的条文转化为各方都能遵守的规则,快递公司本就该履行更多的说明义务,提醒用户搞懂保价规则的各种计算公式。
但在实践中,有些从业者出于推销增值服务的心态,往往过度夸大“保价”能给用户带来的保障,却故意忽略或者淡化讲解规则中较为复杂的内容,误导某些用户形成了“保多少赔多少”的认识。于是当损失实际发生时,用户发现即便付出了保价费也难以达成当初预期,自然就会对保价规则乃至快递行业心生不满。要想改变这种局面,固然需要快递公司在事后理赔时表现出更多的诚意,但更重要的是,需要事前就把一切规则摆出来,让保价服务真正处于公开透明的状态。
作者系法律从业者、时事评论员
- ·电子烟产品寄递新规发布 每人每天限寄一件
- ·诺辉健康股价上涨超12% 预计2022年毛利同比增长313.2%至324.5%
- ·交银国际:维持腾讯音乐-SW买入评级 目标价升46%至38港元
- ·商业银行发展绿色金融的挑战与对策
- ·11月贷款报价利率(LPR)出炉 LPR已连续三个月“按兵不动”
- ·浙江农商联合银行董事长王小龙:“小法人、大平台”模式可以兼顾防风险和支农支小
- ·法院悬赏超1300万,这人啥来头?
- ·多家航司重启招聘:空姐空少最抢手,有公司开出33万年薪
- ·兽爷丨要留清白在人间
- ·快讯:指数午后小幅回落沪指涨0.4% 医药股反弹
- ·东风汽车旗下东创紫联新能源再增资至18亿元,增幅超102%
- ·弥费科技完成Pre-IPO轮融资,并开启科创版上市辅导
- ·全国首个规范租房的地方性法规实施!北京今起租房需网签,租金可调控
- ·中国平安:2022年累计实现原保险合同保费收入约7691.40亿元
- ·国美电器所持9531万股权被冻结
- ·清华大学陈玲:企业家精神是促进循环经济创新创业的内生动力
- ·山西对9起煤矿涉险事故进行调查处理 78名责任人被问责
- ·道达投资手记: 大盘调整将至? 需观察3150点支撑
- ·国家移民管理局:1月8日以来出入境人员数量呈稳步增长、有序恢复态势
- ·煤炭股地产股联袂上涨 业绩预增主线受资金追捧
- ·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印发通知,提升重点用能产品设备能效 制造业节能降碳迎“新招”
- ·亚洲信用债每日盘点(1月13日):科技板块走势分化,美团、联想等收窄5-10个基点
- ·八大博客看后市:“妖股”迎来跌停潮 透露什么信号
- ·通胀降温带来好消息!美联储博斯蒂克放鸽:加息步伐或将放缓
- ·美国又挥GPU大棒 中国企业研发加速
- ·加息收益抵消投行业务下滑,美银Q4营收和利润均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