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埃孚分拆被动安全事业部,汽车零部件企业正试图通过业务剥离确保行业地位
日前,采埃拆被汽车零部件公司采埃孚决定将其被动安全事业部进行分拆,孚分并在2023年底前让其独立成立公司。动安地位采埃孚称,全事汽车确保该事业部在全球占有约25%的业部业正业务市场份额,2021年的零部销售额达38亿欧元,较2020年增长8.6%。试图
经过对转型业务和被动安全系统等传统业务评估后,通过采埃孚认为通过分拆,剥离可以迎接外部投资者,行业让被动安全事业部实现更强增长和可持续扩张,采埃拆被巩固其被动安全系统业务领域全球第二的孚分市场地位。
被动安全技术系统包括安全气囊、动安地位安全带和方向盘,全事汽车确保代表了一个独立的业部业正业务业务领域,其运作基本上不受当下汽车行业转型的影响。但采埃孚指出,现在该业务需要额外的投资资源来挖掘增长潜力。
被动安全事业部是采埃孚非核心部门,由采埃孚在2015年以129亿美元从美国天合汽车集团(TRW)收购而来。该事业部2021年销售额仅占集团总销售额的约10%,但事业部员工人数为3.3万人,占集团总人数21%,人均产值率在集团九大事业部中垫底。
在全球汽车被动安全系统领域,排名首位的是奥托立夫。根据奥托立夫在2021年财报公布的一组数据,2017年至2021年,奥托立夫在被动安全系统市场占有率从38%上升至43%,采埃孚由16%提升至17%。可以看出,采埃孚尽管排名全球第二,但与奥托立夫的差距正在拉大。
“新四化”浪潮下,不论是乘用车企业还是零部件厂商,都被迫或主动地业务转型。采埃孚当前业务重点已经转向电驱动、自动驾驶和软件开发。
在当年,收购TRW并成立被动安全事业部帮助采埃孚超越大陆集团,成为全球第二大汽车零部件集团,但现在它已经成为了采埃孚“不良资产”,需要通过分拆来确保核心业务不受影响。
而这也反映了行业转型大背景下,汽车零部件厂商的经营模式正在发生变化。过去汽车零部件供应商通过收购实现扩张,使自己规模更大,业务更多元;现在他们希望通过业务拆分,聚焦前沿核心业务,以便在未来依旧保持行业领先地位。
同时,华尔街投资者认为汽车行业正在兴起的自动驾驶、电动化和智能网联更具有投资潜力;另一方面零部件厂商则可以将业务独立运营,不用在集团内争夺资源,且小体量公司更适应市场环境变化。
目前来看,零部件巨头会选择剥离表现不佳的传统业务,出售给其他公司,更聚焦核心业务发展;或者拆分具有未来发展前景的业务,独立运营吸引融资。江森自控、德尔福、奥托立夫、霍尼韦尔、大陆集团等知名零部件企业已经加入了拆分业务行列。
2016年,江森自控将汽车座椅和汽车内饰两大业务剥离,使之成为独立上市公司安道拓。独立后首个集度,安道拓营业利润增长12%;2017年,德尔福完成分拆,母公司改名为安波福,专注于自动驾驶和车联网等前沿业务,分拆公司为德尔福科技,沿袭德尔福此前动力总成传统业务。
大陆集团则在2021年将困扰集团许久的动力总成业务剥离,以纬湃科技之名成功独立上市。大陆集团并未放弃纬湃科技的控制权,希望通过拆分,使得动力总成业务灵活应对行业转型,且其IPO得到的资金还可用于大陆集团的电动汽车、自动驾驶等前沿技术研发。
也有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依旧延续大集团模式。全球排名第一的汽车零部件公司博世依旧保持广泛的业务范围,其强劲营收能够支撑业务多元发展。2021年,博世销售额达788亿元,各业务板块销售额均实现增长。
- ·今年前十月我国酒类及饮料累计出口金额上涨27.1%
- ·证券日报头版:ETF互联互通助力国际资本配置中国资产
- ·美科学家开发AI新算法 可提前一周预测犯罪
- ·大庆广播电视台变相发布医药广告被罚
- ·2023年新增专项债提前批额度下达:时间“更提前”,基建仍是主要投向
- ·一个众所周知的秘密:谷歌搜索正在走向灭亡?
- ·天津港(集团)董事长褚斌:着力打造发展“红色引擎”
- ·消息称小米开始在越南生产手机
- ·证监会李明:力争用3年时间大力推动上市公司5种能力的持续提升
- ·国家发改委开会防范生猪价格过快上涨,透露出了什么信号?
- ·智利新宪法草案正式提交至总统府
- ·芯片材料价格涨不够?台积电重要供应商:至少持续至2023年
- ·龙光集团:预计房地产行业短期内仍面临困难,将于需要时出售资产
- ·大赚125亿!“硅料茅”通威股份豪气预报来了!上半年净利远超去年全年!股价翻倍,年内新签订单超2500亿
- ·今年1到4月,货物贸易人民币跨境收付规模达2.2万亿元
- ·沪深股通ETF交易首日净流入1.475亿元 内地ETF市场有望迎来新一轮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