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解决“最缺工”职业招工难需要过“三关”
熊丙奇
11月1日,最缺工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公布“2022年第三季度全国招聘大于求职‘最缺工’的媒体100个职业排行”,营销员、解决车工、职业招工餐厅服务员、难需快递员、过关保洁员位列排行前五。最缺工报告显示,媒体与二季度相比,解决制造业缺工状况持续,职业招工技术工种岗位缺工较为突出。难需铆工、过关锻造工、最缺工模具工等职业新进排行,媒体车工、解决焊工位列排行前十,电机制造工、仪器仪表制造工、汽车生产线操作工等缺工程度较二季度有所增加。
此前,国家统计局于10月24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为5.6%,其中,6-24岁人口、25-59岁人口调查失业率分别为17.9%、4.7%。一边是年轻人失业率高企,一边是部分职业严重缺工,这体现了结构性就业矛盾问题,即“就业难”与“招工难”并存。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难”与“招工难”的矛盾,必须在优化人才培养结构以及职业建设上做文章。总体看来,当前“最缺工”的职业,大多属于基层技能、劳务服务岗位,对求职者而言,工作环境相对艰苦,工资待遇不高,因而职业吸引力不强。其中,有些职业门槛不高,不要求求职者掌握相应的专业技能,只需进行适当的培训就可以上岗,所以只需多花一些时间招聘,就能完成招工任务。而有的职业要求求职者掌握专业技能,就是花时间招聘,也很难完成招工任务。解决这些“最缺工”职业的招工用人问题,要攻克三关。
一是“培养关”。我国并非没有培养这些职业人才的专业,事实上,中职、高职院校都设置了相关的专业。当前存在的问题是,职业院校不安于培养职业技术人才、应用型人才的职业教育定位,中职与高职都存在以学历为导向的办学倾向。这也就导致相关职业技术人才培养供给不足。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这是引导职业院校安于职业教育定位,形成合理的人才培养结构。只有把职业教育建设为与普通教育平等的类型教育,才能解决人才培养结构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
二是“择业关”。去年年底,《中国青年报》教育科学部向全国职业院校学生发放调查问卷,了解职业院校学生的就业意向。问卷结果显示,超六成职校学生不愿当蓝领。这就涉及学生的择业观念问题与制造业技能职业的吸引力问题。转变学生的择业观,不是一蹴而就的,不少高校在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时,告诫学生要“先就业,再择业”,不能眼高手低。但学生有自己的择业规划,而且受其长期以来所接受的职业价值观的影响颇深。在一些年轻人中,存在“以进工厂为耻”的劳动价值观,这造成技能职业的招工难。
三是“发展关”。大部分“最缺工”职业,也是发展空间有限的职业。要解决招工难问题,就需要认真分析为什么“缺工”的原因,我国已经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时代,新增城镇就业人员超八成有大专学历,如果不对一些传统行业职业进行升级换代,哪怕就是年轻人选择,也会有“高学历低就业”的失落感。要结合高等教育普及化所带来的就业人员学历与能力的变化,加强传统行业职业建设,为这些职业赋予新的内涵,提高这些职业对年轻人的吸引力。
- ·日本严厉打击网络“性引诱”,正考虑对该行为定刑
- ·新政策!千亿级大市场,启动在即!
- ·程永红:坚持寿险主业 构建“保险+”生态
- ·土耳其总统将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
- ·玩的就是心跳:欧佩克增产传闻引发巨震,油价暴跌后V型反弹
- ·英国最大护士工会宣布大规模罢工
- ·内蒙古包头市新增多个高、中风险区
- ·49岁徐晓亮接任复星旅文董事长,“传递复星长期持有信心”
- ·世界杯“鸣锣开战” A股上市公司寻觅商机
- ·多国代表共话“数字丝路”:以包容弥合数字鸿沟
- ·揭秘欧洲激进环保组织!背后金主之一是石油大亨?
- ·“北斗+”与“+北斗”的经济新空间
- ·人民银行条法司副司长谢丹:将配合有关部门推动金融稳定法立法进程
- ·发现27例阳性,山西平遥静态管理,“住宿的游客就地静默”,副县长:确保应隔尽隔、应筛尽筛、捞干筛净
- ·财经早报:多家上市公司三季报遭问询 户外运动重磅规划出炉(附股)
- ·又一国!人民币清算行服务正式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