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负增长”拖累保险股走弱,这个问题其实要两方面看
人口负增长意味着人口加速老龄化,人口其实会大大促进养老保险和健康保险的负增方面发展。
1月17日上午,长拖保险股震荡下跌,累保其中,险股领跌,走弱盘中一度跌超5%,个问截至午盘收盘跌3.61%,实两跌2.48%,人口跌1.25%,负增方面跌1.7%、长拖跌1.23%。累保
而港股跌幅领先A股,险股其中,走弱新华保险H股领跌,个问午盘收盘跌4.66%。
东吴金融认为,今日保险股的下跌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此前抄底资金博弈节前获利了结,兑现收益;另一方面,中国人口首次负增长也在消息面上产生了一定影响。
事实上,从保险股的走势来看,2022年10月底,保险板块跌至历史底部,11月份以来,反攻趋势日渐明显,东吴金融数据显示,A股保险板块底部上行近40%,H股上行逾70%。
Wind数据显示,保险板块中,中国平安涨幅最为明显,2022年11月份以来股价已涨超44%,新华保险和中国人寿也涨超40%。
东吴金融认为,前期上涨累积了较多的获利盘,1月16日,A股保险板块当日成交量达95亿元,相较前五交易日均同比增长57.5%。“我们预计部分此前抄底资金博弈节前获利了结,兑现收益。”
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22年人口数据也在某种程度上拖累了包括保险股在内的一干板块。
数据显示,2022年末,全国人口141175万人,比上年末减少85万人。其中,全年新出生人口956万人,连续第6年下降,相比于2016年的1883万人几乎腰斩。
出生人口减少,再加上人口老龄化,导致了人口负增长提前出现。
而保险需求和人口数量呈现出正相关的关系。专家表示,人口数量是保险行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一方面,一定数量的人口是确定保险产品价格的重要依据和基础;另一方面,从保险需求的角度来看,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风险因素包括非健康状况的人口基数也相应增加,从而增加对寿险的总需求量。
东吴金融也认为,人身保险业以生老病死残为业务开拓根基,人口负增长一定程度会拖累寿险业增长预期。
事实上,近两年轰轰烈烈的寿险改革,其中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人口红利的减退,这不仅降低了保险需求的基数,同时,对于保险行业代理人的数量也带来变化。
但其实这个问题也要两方面来看,保险专家冯占军对第一财经表示,人口负增长意味着人口加速老龄化,其实会大大促进养老保险和健康保险的发展。
“我们认为,随着未来延迟退休、减税降费等托底人口增长政策落地,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人身险市场长期空间依旧广阔。”东吴金融也表示。
另外,近日,A股已有4家上市险企相继披露了2022年度全年保费收入情况,数据显示,2022年全年,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人保、新华保险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合计2.17万亿元,同比仅增长2%。
其中,中国人保旗下的人保财险、人保寿险和人保健康险合计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6191.58亿元,同比增长6.5%,目前增速最快。
中国平安旗下的平安财产险、平安人寿、平安养老险和平安健康险合计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7691.4亿元,同比增长1.16%。
而中国人寿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6152亿元,同比下降0.77%;新华保险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1630.99亿元,同比下降0.23%。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 湖北银行股份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大林被开除党籍
- 十大博客看后市:这波反弹能够走多远
- 一图读懂十年来我国推动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情况
- 搭个新能源风口,就是一体化压铸“双雄”了?别闹了,你们倒是看一眼财报啊
- 央行、银保监会:因城施策实施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
- 四川银保监局:甘孜州城乡居民住宅地震保险共计承保金额16.31亿 开启抗震救灾绿色通道
- 翔宇医疗副总、董秘魏作钦辞职,公司高管变动频繁:近9个月内4位副总离任3个、董秘换3次,净利润腰斩降53%
- 博时宏观观点:A股短期交易情绪继续回摆 耐心等待情绪周期触底
- 起底银行圈的“光大现象”,五大行四家行长皆出一门…
- 美元兑日元站上141,日内涨0.30% 续刷1998年8月以来新高!
- 拉尼娜现象持续或致巴西农作物减产巴西咖啡豆或大幅减产
- 央行、银保监会:延长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政策过渡期安排,阶段性优化房地产项目并购融资政策
- 数百家公司撑起产业链 新能源汽车闯出中国新赛道:锂电相公司330家,新能源车相关公司400家,充电桩100多家
- 专家:巩固经济恢复基础,增强金融体系稳定性健康性
- 中欣晶圆头“顶”两起诉讼闯关A股
- 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今天进行首次出舱活动
- 美国企业对特定位置共享系统、相关软件及其组件和包含这些系统的产品提起337调查申请
- 卡莱特开启招股:过半股东突击入股 现金流大出血却突击分红9085万
- 金融街论坛看中国经济:稳大盘后如何守“底线”?
- 快被瑞幸追上了!星巴克疯狂打折促销,在抖音卖一分钱兑换券却不认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