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承认有过度加息的风险 抗通胀仍是未来货币政策核心目标
美国东部时间8月17日,美联目标美联储公布7月货币政策会议纪要。储承会议纪要显示,认有仍与会者在7月的过度议息会议上“几乎没有看到证据”表明美国眼下面临的物价压力正在缓解。基于此,加息与会者重申将不惜一切代价以遏制通胀的险抗决心。此外,通胀与会者首次明确地承认有过度加息的货币核心风险,但没有就未来的政策加息路径提供具体指导。
多位专家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美联目标尽管美国7月通胀有所回落,储承但存在反弹的认有仍可能,仍需时间来观察。过度他们还指出,加息遏制通胀仍是险抗美联储决策者主要考虑的问题。
美国通胀前景仍存不确定性
在7月的议息会议上,美联储决定将联邦基准利率上调75个基点至2.25%至2.50%,使得6月至7月两次议息会议累计加息达到150个基点,创1980年代初保罗·沃尔克执掌美联储以来最大的加息幅度。
与会者指出,联邦基金利率2.25%-2.50%的区间接近“中性”水平,既不支持也不限制经济活动。一些官员表示,利率必须达到“足够限制性”的水平并在一段时间内维持这一水平,才能控制通胀。
会议纪要称,“由于通胀仍远高于委员会的目标,与会者认为需要采取限制性的利率水平,才能满足美联储促进就业最大化和物价稳定的目标。”与会者还表示,几乎没有迹象表明通胀正在减弱。
美国通胀数据也支撑了美联储的立场。根据美国劳工部公布的数据,7月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环比持平,同比上涨8.5%。美联储关注的另一项指标——美国6月PCE物价指数同比上涨6.8%,与预期持平,高于前值的6.3%。
分析认为,美国7月CPI回落主要受能源价格影响,后续走势仍有待观察。长城证券产业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宏观经济高级分析师李相龙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指出,判断美国现阶段的通胀形势不能够拘泥于一时的数据涨跌,而是要洞察通胀的本质问题是否解决。7月CPI回落也仅仅是能源价格下跌带动,而且能源回落不足以促使通胀整体大幅回落,仅能使得通胀回到俄乌冲突前的水平,也就是7.5%左右,通胀进一步降低需要看美联储加息幅度以及美国消费需求自然回落的程度。
渣打中国财富管理部首席投资策略师王昕杰也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目前美国的通胀,从贡献度分层来看,能源和商品的贡献度降低,主要是因为6月下旬以来能源价格压力下降。但是服务和食品的贡献度有一定程度的提升,反映出工资推升物价螺旋式上升对于内生通胀的支持。
王昕杰指出,美国通胀是否已经从高点回落,可以持续多久的问题还有待时间佐证。但是反映出来的问题是通胀粘性仍然没有大幅消除,在就业市场火爆的支持下,通胀仍由商品向服务转移。不能单单靠能源和商品价格的下降来限制通胀,因为这类商品的价格波动比较大。
李相龙补充称,美国通胀的本质是旺盛的消费需求,过快的工资增速和持续上行的房价。首先,房价已经放缓,但房价领先CPI房租12个月,即使现在房价放缓,CPI房租也将持续上涨到明年年中,是通胀中暂时无法通过货币政策解决的问题。其次,劳动力市场仍维持着低失业率、高职位空缺率的格局,因此工资增速高于历史均值,高工资增速就形成了旺盛的消费需求。最后,从美国目前的储蓄率来看,6月个人储蓄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是5.1%。是2010年以来最低,但消费倾向依然较高。
他强调,“货币政策起作用需要一定时间,暂时还未触及到这三个通胀的核心问题,我们认为通胀仍较为顽固,一旦美联储放松加息,甚至有可能反弹。”
8月通胀数据将决定9月加息幅度
由于美国通胀依旧存在高度不确定性,因此与会者重申,未来的货币政策将取决于接下来的经济数据。但是,与会者也表示,“随着货币政策立场进一步收紧,在评估政策调整对经济活动和通货膨胀的影响的同时,在某个时间放缓加息步伐将是合适的。”
王昕杰对记者指出,在7月的美联储会议纪要公布之后,美联储确实表示未来可能某个时间点放缓加息。但是何时放缓,何时结束没有确定的时间点。“我们认为什么时候放缓加息这个时间点一定是会根据经济数据来的,而且什么样的路径会导致放缓加息更为重要。”
李相龙也认为,放缓加息步伐的时机尚未到来。美国短期通胀压力或将因为能源价格下跌而有所缓解,但长期通胀压力依然存在。
他补充称,“我们认为美国通胀较为顽固,而且存在反弹可能。美联储加息周期至少持续到2023年一季度。”
李相龙预测,美国8月CPI约在8.3%左右,因此美联储9月或将加息75个基点。
王昕杰指出,目前市场预期9月加息75个基点的概率为47%,但是9月加息多少基点,主要取决于8月通胀数据。“如果通胀数据再次回落,那么加息50个基点的概率比较大。不过,如果通胀有所反弹,那么可能继续加息75个基点。”
华安证券宏观首席分析师何宁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总体而言,如果能源、粮食与核心通胀水平都有较为明显的降温迹象,且美国经济增长动能进一步减弱,美联储可能才会考虑放缓加息。短期来看相关信号尚不明显,通胀更可能是高位徘徊,美国经济韧性尚存。
何宁预计,9月份美联储加息的幅度或为50个基点。
抗通胀仍是主要目标
除了表示将在合适时机放缓加息步伐以外,在7月的会议纪要中,美联储首次明确地承认有过度加息的风险。与会者坦言,加息步伐可能会走得过快,以至于过度抑制经济活动。
对此,李相龙向记者解释称,关于过度加息,美联储会议纪要的表述为“鉴于经济环境不断变化以及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存在较长且可变的滞后,委员会也可能出现为了恢复价格稳定而过度收紧货币政策的风险”。紧接着美联储表示将根据数据来判断政策收紧的速度和幅度。
李相龙指出,当前过度加息仅是一种可能风险,美联储自己也认为当下的利率水平尚未达到中性水平。只有达到之后,才有考虑过度加息的意义。对于美联储而言,控制通胀仍是当前决策的主要出发点。
不过,美联储公信度因为之前对通胀的误判而饱受质疑,因此此次承认有过度加息的风险或加剧美国民众对美联储的不信任度,进而导致通胀居高不下。
根据会议纪要,“与会者判断,FOMC面临的一个重大风险是,如果公众开始质疑FOMC充分调整政策立场的决心,通胀高企可能变得根深蒂固。如果这种风险成为现实,将使通胀恢复到2%的任务复杂化,并可能大幅增加这样做的经济成本。”
王昕杰向记者表示,这是目前美联储不得不去承担的风险。面对根深蒂固的通胀,也许过度加息有可能造成对于经济的损伤。然而,从长期角度来看,即使短期经济压力骤升,把通胀水平重新拉回到2%也是美联储的重要承诺。虽然通胀对于货币政策的响应有一定的滞后性,但是只有通胀回到可以接受的水平,才能达到可持续的充分就业环境,进而才能为最终美联储达到物价稳定和就业最大化的两大目标奠定基础。
他强调,“即使美联储承认有过度加息的风险,但是当下并不会改变加息路径,因为高通胀的风险更加不能被接受。”
李相龙认为,强调通胀预期的脱锚风险表明美联储对失去公信力的担忧。美联储从去年下半年以来错判美国通胀成因和走势,加息时点较晚,对美国通胀失控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公众对美联储控通胀的能力产生怀疑,导致通胀预期走高并且顽固。如今美联储已经意识到这一点,因此即使通胀在7月有所回落,美联储也可能维持较大的加息力度来维持强硬的控通胀态度。
何宁指出,纪要内容说明控制通胀仍是美联储当前的首要目标,且其对不断加息来控制高通胀的态度是坚决的。在不断上升的利率水平下,美国经济需求端将会受到更严重的抑制,通胀水平大概率将会回落,但是回落的速度仍存不确定性。
(作者:施诗 编辑:包芳鸣)
- ·最高法:将着手研究内幕交易、操纵市场侵权赔偿问题
- ·\
- ·双汇发展拟分红45亿 占去年盈利九成多
- ·永泰能源一季度扣非净利预增172.81%-222.24%
- ·瓦伦西亚两球击溃卡塔尔,“东道主首战不败”定律被终结
- ·中国华融去年实现净利3.78亿元,中信集团将成第一大股东
- ·上海:截至28日24时,共筛查超过826万人
- ·小米MIX fold2新折叠屏手机曝光:8英寸屏幕很像iPad mini
- ·抛下现金贷业务后,趣店Q3营收、净利大“跳水”,单季亏损超6亿元!
- ·微信电脑版无法登陆,官方回应:系统升级 目前服务已恢复
- ·法国电力和天然气冬季供应或紧张 能源监管部门呼吁节能
- ·业绩超预期银行股亮了,谁是机构心头好?这家银行现金分红比例创新高
- ·高风险区5天未发现新增感染者,表明社区传播已基本阻断
- ·郑州地标走下神坛,曾经5.8万/平争破头,现在两次流拍后原开发商回购
- ·2021年智能手机电池市场份额:ATL份额近半一骑绝尘,三星、LG分列二三名
- ·泽连斯基表示将组建专家组分析各类制裁措施对俄的影响
- ·龙光集团:预计房地产行业短期内仍面临困难,将于需要时出售资产
- ·中国华融2021年业绩扭亏:财政部转让3%股份 中信集团跻身第一大股东
- ·MU5735飞行事故调查存在3大挑战
- ·“炒房梦”、“上市梦”,万门大学梦碎,创始人童哲失联
- ·我国5G基站总数达225万,三大运营商5G套餐用户数破10亿
- ·核酸检测和抗原检测的采样棉签有毒? 上海辟谣平台:“我们找来了各种棉签,发现了真相”
- ·今起可填报!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专项附加扣除填报“五步走”
- ·威尔·史密斯发文就奥斯卡颁奖礼扇耳光向克里斯·洛克道歉
- ·中国视角的固定收益ESG投资初探
- ·俄扣押大量瑞士名表,瑞媒:很可能是针对瑞士制裁俄罗斯的反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