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将掌舵 新华保险主打“双轮驱动”
本报记者 陈晶晶 北京报道
迎来了新的双轮驱动掌舵者。
近日,掌舵主打新华保险公告称,新华董事会选举李全为新一任董事长,保险聘任张泓为新一任总裁,双轮驱动并提名两人为第八届董事会执行董事候选人。掌舵主打
这一人事变动引发行业的新华极大关注。业内人士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保险市场关注新华保险此次的双轮驱动人事变动,本质上是掌舵主打在关心新华保险未来经营战略和发展方向。
回望新华保险26年路程,新华经历规模扩张、保险多元探索、双轮驱动调整转型等阶段后,掌舵主打迎来其第八任“掌门”。新华对李全来说,这个新华保险的“老将”,又将如何带领新华保险实现“二次腾飞”?
历练于多个金融领域
公开资料显示,李全今年59岁。这位金融老将从央行开启其职业生涯,有着信托、财务公司、基金、保险资管等多个金融领域丰富的工作经验,亲历了中国金融业30多年的变迁。
2010年,《保险资金运用管理暂行办法》和《保险资金投资不动产暂行办法》等一批保险资管新规陆续出炉,保险资管业迎来新的发展阶段。基金业开启了一波“跨界潮”,一批业内资深人士进入保险资管领域,担任保险资管公司要职。李全也在这个时期进入了新华保险系统,一待就是12年。
新华保险官网显示,2010年3月,李全担任新华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华资管”)总裁;2013年4月,李全兼任新华资产管理(香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华资管香港公司”)董事长;2016年12月,兼任新华资管副董事长。2019年6月,李全任新华保险临时负责人;2019年8月开始,任新华保险首席执行官、总裁。目前,李全还兼任新华资管、新华资管香港公司、新华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新华保险新任总裁张泓今年58岁。
根据工作履历,张泓最早任职于中国人民保险公司(记者注:现为集团)、中国保险(英国)有限责任公司(记者注:现为中国太平保险(英国)有限公司)。后曾任中再集团执行董事、总裁、监事长,再保险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中国财产再保险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董事长,中国大地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中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中国核保险共同体主席。
2019年9月,张泓离开中再集团,任新华保险党委副书记(正职级),2021年6月起担任执行董事和副总裁(正职级)。
此外,新华保险第八届董事会成员人选也已确定。
根据新华保险公告,董事会会议经过逐一表决,同意提名李全、张泓为执行董事候选人,提名杨毅、何兴达、杨雪为非执行董事候选人,提名耿建新、马耀添、赖观荣、徐徐、郭永清为独立董事候选人。其中,李全、张泓均为第七届董事会执行董事;杨毅、何兴达、杨雪均来自股东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并为第七届董事会非执行董事。
记者注意到,与另一家换帅的中投系险企中再集团一样,此次新华保险的“掌门”并未由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派驻,而是从现有高管团队中提拔,这一动作尚属13年来首次。
“一舰三擎”或将继续
事实上,高管变动一定程度上会直接影响险企展业风格。
2014年初~2019年初,万峰执掌新华保险,开启了“铁腕”转型之路。在营销渠道方面,新华保险注重个险营销、轻银保:2016年、2017年连续两年大幅压缩银保渠道保费规模。产品结构方面,大力发展保障型产品,推动重疾险产品创新,引导代理人“以附加险销售促进主险销售”销售策略。保费结构方面,全面收缩趸交业务,大力发展期交业务,建立期交和续期拉动业务发展的模式。
2019年,随着新华保险新一届领导班子上任,风格也发生了调整。
当年12月,李全带领新班子亮相新华保险公司开放日,正式发布了新华保险新的战略和目标,即推动公司实现“二次腾飞”的“1+2+1”战略(记者注:也称“一体两翼+科技赋能”,以寿险业务为主体,以财富管理、康养服务为两翼,以科技赋能为支撑),确立“资产负债双轮驱动、规模价值全面发展”的经营思路;发展目标包括“地位稳定在第一梯队”“资产突破万亿平台”“规模价值同步增长”“产业协同发挥效能”等,争取用三到五年时间,使公司整体实力再上一个台阶。
对于“双轮驱动”思路模式,李全解释称,“基于资产负债两端的双向融合和双向打通,负债端发挥风险保障与财富管理职能,抓住市场需求,在保持业务良好的前提下,扩大资产端规模;资产端重点抓住好资产、好项目,抓住高收益投资机会,反过来促进负债端业务发展。”
在负债端,新华保险以保障型业务为主的同时,开展储蓄型保险业务和财富管理产品业务,以提高保费收入规模。在资产端,为提升财富管理和投资能力,新华保险调整了架构职能和人员安排,在此基础上打造自上而下的统一财富管理平台,整合关联保险资金、养老金和第三方渠道资管业务。
需要注意的是,今年6月28日,新华保险召开2021年年度股东大会,通过《公司“十四五”发展规划纲要》,确定了“十四五”期间公司愿景:聚焦深耕寿险主航道,推动“一舰三擎提速远航”,即聚焦深耕寿险主航道,着力推动养老产业、发展健康产业、做强做稳资产管理业务三方面,助力实现“二次腾飞卓越新华”阶段目标。
对于“李张”组合后,新华保险未来的战略战术、发展目标是否再次出现大调整,业内人士分析表示,李全和张泓原本就是新华保险老将,二人共事三年来,对彼此的工作风格、思路较为熟悉,此次新华保险虽然换届,但总体来看高管班子成员较为稳定,由此可推断出新华保险的核心战略和目标可能不会有较大变动,也利于稳健经营。
转型仍有压力
在“二次腾飞”目标指引下,新华保险的保费和总资产重回快车道。
根据新华保险年报,其总资产由2019年底的8790亿元增长至2021年底的1.1万亿元。截至今年上半年,总资产已接近1.2万亿元,较2021年末提升5.4%。
不过,今年上半年,受投资收益下滑影响,新华保险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1.87亿元,同比下降50.8%;利润总额45.43亿元,同比下降62.4%,在五家A股上市险企中下滑幅度最大。
在行业个人代理人数量大滑坡的背景下,新华保险转型亦同样承压。
截至6月30日,个险渠道实现保费收入695.52亿元,同比下降0.5%;个险渠道长期险首年保费为78.22亿,同比下滑23.5%。
个险规模人力为31.8万人,同比下降27.9%;月均合格人力6.1万人,同比下降41.9%;月均合格率17.5%,同比下降1.6个百分点。
对个人代理人队伍转型情况,分管个险渠道的总裁助理王练文在半年度业绩发布会上表示,打造优质代理人计划实现三步走:提产能、优结构、稳增长。要在提产能优结构的前提之下,再逐渐地保持绩优人力的持续增长,从而达到稳增长、稳发展,使队伍、业务、财务良性地进入正循环。
在半年度业绩发布会上,李全还特别提到通过优化产品供给,提高产业协同推动全年业务稳定增长。在产品研发方面,充分利用公司康养产业资源和财富管理能力,提升健康、养老等重点领域产品供给能力,扩大服务供给范围。
值得一提的是,新华保险寿险主业与健康养老产业协同发展取得了一些进展。
新华保险半年度业绩报告显示,其“乐享、颐享、尊享”三大社区产品线全面落地,北京延庆养老社区一期工程已经竣工,正筹备开业并推进体验式营销。根据规划,新华保险将按照地理布局,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西南城市群等热点城市布局养老产业。
张泓表示,公司目前致力于打造康养产业链,围绕以中高净值为主的个人客户,解决其养老、医疗等需要,同时,加快产业的投资布局,以“保险+服务”的方式提升保险行业附加值,推动建立保险客户康养生态圈。
截至2021年底,新华保险养老社区入住资格函签署量达到4000份,对应累计应交保费近60亿元。2022年上半年公司累计签署资格函353份,对应累计应交保费超过5亿元。在健康产业协同方面,截至6月底,公司累计实现健康协同营业收入近2亿元。
9月26日,发布评级报告,首次授予新华保险“增持”评级。
- ·探访WAIC自动驾驶展台:有关遥远智慧城市的现实画像
- ·Android 13重磅功能曝光:一张卡同时连接多个运营商!
- ·建设银行宁夏分行9宗违规被罚217.7万 6责任人被处罚
- ·长城人寿保险因财务数据不真实被罚12万元!
- ·深夜突发!两大交易所同步回应!高度关注涉核酸检测企业上市申请
- ·市场等待今晚FOMC会议纪要!美联储缩表细节或将披露
- ·重磅!上海召开疫情防控工作会议,市委书记:一视同仁做好外来人口基本保供
- ·专家:异源加强免疫抗体滴度增加的浓度更高
- ·国际油市突发巨震!据称沙特正推动欧佩克增产50万桶/日
- ·宝胜股份在本应最赚钱的年份里亏掉底裤,而且是上市18年首亏
- ·渣打中国首推对公可持续活期存款
- ·探访古法制作的冬腌菜:以前用赤脚踩,号称“脚越臭踩出来的越香”,现在多穿雨靴踩制
- ·搭上新能源快车,这个赛道站上“风口”
- ·一季度8家IPO被否 持续盈利能力备受关注
- ·外交部:中方坚决反对美向中国台湾地区出售武器
- ·收评:港股恒指大跌1.87% 恒生科指跌3.82%阿里快手等跌5%
- ·郭树清:部分银行理财产品净值波动,总体风险完全可控
- ·英媒:俄乌战争开始损害“前沿经济体”
-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重申:保障隔离区内群众正常诊疗需求
- ·三月造车新势力成绩揭晓:小鹏P7交付突破9000台,蔚来交付量跌出前三
- ·北京朝阳公园11月23日起按50%限流恢复开放
- ·网传杨浦有小区解封了?经核实系工作人员误发
- ·深圳3月楼市:新房横盘,二手房成交处于15年低点
- ·市场监管总局等三部门:全面加强电力设备产品质量安全治理工作
- ·诺泰生物核心技术人员、董秘、财务总监接连辞职,季报出错被罚,有钱又募资,支柱子公司业绩突然“摆烂”
- ·前程无忧2021年归母净利减少42% 私有化估值缩水10亿美元